建一个区文件,然后添加到工程中,选择区,然后ctrl+c,在新建的区前面打勾,再ctrl+v就好了
mapgis67教程 mapgis教程视频
mapgis67教程 mapgis教程视频
mapgis67教程 mapgis教程视频
MAPGIS里面主要是由点,线,面,组成的,点就是用来输入文本类的,线,就是画图形的,区而言就是用于一个图形造就一个单独的区。简单介绍
需要说明的是,直接用鼠标画线可以有两种方式,一是流线,二是曲线方式。流线是鼠标按左键不松开,直接在屏幕上画线,左键松开后即画线结束。曲线方式是鼠标按左键离散点击屏幕,曲线按点进行圆滑处理和画线,按右键松即画线结束。输编辑---选择矩形框(默认是折线型)。然后在界面上划线就会出现你想要的结果。
线属性中点矩形就能画矩在室内录入数据,通常地质点数据已有坐标,为了准确定位,可以直接输入坐标,系统会自动把点定在图上。①在 PRB 数据作菜单的室内 PRB 数据录入 (新增) 下拉菜单中选中用坐标输入地质点; ②按高斯坐标输入 X,Y 值 (图7-23) ,点击 【OK】。形框啦
在打开方式那,选择默认的打开程序,选MAPGIS安装目录下program文件夹里的mdiedit6x.exe打开就可以了
该作是室内录入的部分,用此功能可在野外数据采集图层上,新增野外数据采集的10个图层数据。系统会自动给出11个图层的图示图例及参数。在桌面任务栏的PRB数据作下拉菜单的【室内PRB数据录入】(新增)【野外手图】下,后跟出22项菜单选择(图7-19)。当然如果你只开一个双击可以打开,要是开启多个工程,就需要在输入编辑打开
你先输入一堆点,然后点编辑-定位点,然后用鼠标(4)地质点记录。在地质点测量到的坐标数据及观察到的地质现象都要记录在地质点记录表7-3中。如果采用照相、录音等形式记录地质现象时,应按要求填写音像记录表。点你输入的点,就能输入坐标定位了
(2)对新建的工作图幅,选择【拷贝背景文件】,则在【选择背景图层文件的目录】指定已在MapGIS组织好的地理底图和其他历史背景图层文件所在的目录。系统将自动把该目录下的文件拷入该工作图幅目录中的“Driver:RGMAPPING图幅代码数字填图背景图层”目录中。投影变换系统下,投影变换--用户数据点文件头晕那个变换,打开你存好的dat或txt文件,应该有相应的分隔符,另存点文件即可(写到文件)。
一、地质填图步骤及要求
1.观察路线布置
填图工作应遵循从已知到未知的原则。首先将实测剖面及确定的填图单元界线、断层线、侵入体界线、矿层顶底板界线、产状等的位置,绘到手图上,再从实测地质剖面两侧逐渐展开。
2.地质点布置
(3)岩性或产状点:为控制和了解地质界线之间岩层产状变化及岩性特征、满足基本点密度和数量要求而布置的观察点,岩性或产状只需记录岩层产状和岩性特征。
3.地质点密度及数量
(1)地质点布置的密度及数量应根据填图比例尺大小、构造复杂程度、基岩出露情况、自然地理条件等因素确定(表7-2);
表7-2 地质点密度及数量(正测精度) 注:地质界线上的点距根据实际情况而定,要求保证对重要地质界线的有效控制。
(2)基本点数与加密点数之和,应大于地质点总数的70%;
(3)简测的地质点密度及数量为正测的70%,草测为50%。
4.地质点定位
(1)现场标注点位。将写有地质点编号的木桩(竹桩)打入地质点处的基岩裂缝中,或者用红油漆在基岩上划(⊙)以示点位,并在(⊙)旁边写上地质点号。若需要仪器定测的地质点,应在地质点附近挂上小红布条,以方便找点。
(2)测量坐标。所有地质点都应用手持GPS,结合地形图定位,将点位标注在手图上,用直径2mm的实心圆点(●)和空心小圈(○)分别表示实测和推测的地质点,并标注点号。
(3)定位。对精度要求很高的重要地质点,须用经纬仪进行定位。
表7-3 地质观察点记录表 (5)地质描述。内容主要有:岩石组合特征、岩石名称、岩石特征(颜色、风化特征、矿物成分、结构、构造等);古生物及遗迹化石;蚀变及矿化现象;矿脉(层)、岩脉的岩矿石名称、岩矿石特征、产状、厚度、穿插关系;地质体及地质构造(褶皱、断裂、破碎带等)的产状、性质、接触关系、垂直及水平方向上的变化、地貌及水文地质等。
(6)岩矿石标本、样品。地质点及沿途采集的标本、样品,应在露头和手图的相应位置上标注和编号。
(7)地质界线勾绘。地质界线勾绘是指将控制同一地质界线上的相邻两个地质点相连接。地质界限勾绘应在野外实地进行,勾绘时,应充分考虑两点间距离的远近、产状及变化、有无断层切割及地形变化(按“V”字形法则勾绘)等因素。实测的地质界线用实线表示,推测界线用虚线表示。
用与手图同版的、未折叠、无皱纹、无缺损的地形图作为底图,将手图中填绘的全部内容(地质点、路线地质、标本、样品、产状、已施工工程、各种地质界线、断层线等的位置、编号、代号)转绘到底图上,加上图框、图名、图例(按矿区统一图例)、比例尺、签等,形成实际材料图。实际材料图应在野外填图过程中逐步完成,以保证填图中出现的遗漏、错误、争议等问题能在野外得到弥补、修正和统一。
三、实习资料及要求
(1)×××矿区部分实际材料图(图7-8);
(2)×××矿区地质观察点记录简表(表7-4);
(3)根据表7-4地质点信息资料,按“V”字形(6) 同理输入产状数据; 输入照片数据; 输入素描数据; 输入采样数据; 输入化石数据。法则完成图7-8地质体或界线的勾绘;
(4)绘制A—B剖面;
(5)数字地质调查软件地质填图系统投影表7-4地质点,并绘制实际材料图。
表7-4 ××矿区地质观察点记录简表 续表
续表 图7-8 ×××矿区部分实际素材图
四、数字地质填图桌面系统实习步骤
1.背景图层(地理地图及其他背景图件)准备
地理地图及其他背景图件必须是与标准图框配准和投影好的文件。
(1)生成标准图框
在MapGIS6.7系统的【实用服务】→【投影变换】→【系列标准图框】→【生成所需比例尺图框】,并对图框进行保存(图7-9)。
图7-9 生成的标准图框
(2)误校正
误校正的关键是采集控制点,为了提高精度,往往需要大于12个以上的控制点(可以选择自动采集“T”型点的方法,将公里网的交点全部选为控制点)。在控制点选取比较少的情况下,可以采用手工屏幕采点,自动生成控制点文件。其步骤如下:
1)打开标准图框和要校正的图框文件。为了保证精度,需要在矢量化图形建立一个实际的方里网的线文件。建立误校正文件,通常只要调出这两个文件即可———实际的和理论的方里网的线文件。进入误校正系统,打开标准图框(用与理论值)的线文件,打开要校正的实际的方里网的线文件。
3)选择采集文件。选择校正的实际方里网线文件。
4)添加校正控制点。打开菜单,选择“添加校正控制点”。在原图上添加控制点,一般应多于12个点。
6)保存控制点文件。
7)进行误校正。先关闭实际的图框文件;在控制点菜单中用成批文件校正;给出实际校正文件的目录,按【OK】即全部自动校正。
图7-10 控制点数设置
(3)拷贝图框投影参数(套合原图与图框)
1)打开MapGIS主菜单选择【输入编辑】→【新建工程】→【从文件导入】;
2)任意打开标准图框的一个文件,目的是将工程的参数设为标准图框的参数;
3)在工程中添加项目,将校正后的原图文件全部添加,系统会提示修改参数选择【确定】;
4)在工程中添加标准图框,可以看到,标准图框中的部分地图已经校正。
(4)投影变换
将原图文件进行投影变换,主要目的是将单位“毫米”转化成“米”(因为数字填图用的单位是“米”。
1)打开MapGIS主菜单选择【投影变换】→【投影转换】→【成批文件投影转换】;
图7-11 成批文件投影转换
3)进行投影转换。点击【开始投影】,投影转换后的图就可以作为数字填图系统中的背景图层使用了。
2.选择工作区图幅
图7-12 结果投影参数设置
3.添加背景图层到PRB图幅库
(1)在图层列表区域内,点击右键后,系统会弹出作选项对话框。用户可点击【添加项目】;
(2)在弹出的文件对话框下,回退一级目录,并打开“背景图层”目录;
(3)选中“背景图层”目录下要用的文件,通常是所有文件;
(4)按【1∶1】显示PRB图幅库全图。
(5)如果每次作的工作图幅不变,新启动程序后,不需要每次选择图幅,可点击【最近的图幅PRB库】,系统自动进入上次退出前工作的图幅PRB库。
4.设计路线
(1)在PRB图幅库下,进行设计路线作。该作是在PRB数据作下的室内PRB数据录入的下拉菜单中的设路线进行该作(图7-13)。
(2)直接在屏幕输入线后(按左键一次,形成一个),按右键画线结束,然后自动弹出下列对话框(图7-14),用户按要求输入。
图7-14 野外路线基本信息对话框 图7-15 建立路线目录和相应的工程文件
5.野外手图组织
(2)新建路线工程。在新建路线名称中,输入路线号的数字位,若有参考路线号,从(已入库的野外路线)下拉框中选择所需的路线号,点击【新建】,系统自动建立新的路线目录和相应工程文件、子目录文件、采集图层文件,所选的参考路线号(参考路线采集图层的所有内容都加入到该路线工程中:包括NOTE“GEOPOINT_P/R/B.TXT”的文件)。
(4)接着,弹出下列窗口,窗口的左边是野外数据采集系统的图层,开始并没有把地理地图加入到窗口的左边图层中,用户可在此区域点击右键,在弹出的对话框下,选中添加项目,然后双击。
(5)在弹出的文件对话框下,回退一级目录,并打开“背景图层”目录。
(6)选中“背景图层”目录下要用的文件,通常是所有文件。然后按【打开】按钮即可。
6.野外手图数据转换掌上野外数据采集系统或CF卡
该步骤的目的是把野外手图的数据压缩存储到掌上野外数据采集系统上,通常有两种办法,一是直接把数据转入到CF卡上,二是先转到笔记本上的硬盘上,然后,通过同步传输到把数据传输到掌上机上或平板电脑上。
该步骤是把掌上野外数据采集系统的数据再还原到RGMAPGIS系统中。可以直接从CF卡上转入到系统中,也可先通过同步软件把掌上系统的数据先传到笔记本的硬盘上,然后再导入。
8.打开野外手图
掌上野外数据转入系统后,就可以打开进行编辑了。
图7-17 野外手图
(1)在桌面上【PRB工程】的下拉菜单中选中【打开野外手图】进入野外手图组织对话框;
9.野外手图数据编辑与浏览
把野外手图导入到桌面系统,之后的所有作都可统称为PRB数据作。
野外手图数据编辑与浏览是对野外数据采集10个图层已有的数据进行编辑的一个重要步骤。以对地质点作为例说明如下:
(2)在图上选中要编辑的地质点符号,即可弹出地质点描述对话框。即可对其2)设置实际控制点参数。打开菜单,实际控制点参数设置(图7-10)。如果采集搜索范围值给的不对,系统将找不到T型点值。该值的取值范围取决于图的单位,如果以米为单位,值要取的比较小,如:0.00001,才能找到T型点值。内容进行编辑修改(图7-18)。
(3)对分段路线、点和点间界线、产状、素描、化石、照片等均可按此作。程序可对野外路线PRB数据进行质量检查,PRB野外路线小结和自检等功能。
10.室内PRB路线数据录入
室内PRB路线数据录入是地质人员经常要使用的工具,如对已有的路线资料的录入,包括对前人的资料的整理,但应按PRB数据模型的方式进行录入。
图7-18 地质点描述对话框 图7-19 在PRB数据作菜单的室内PRB数据录入(新增)—输入路线号和地质点号
图7320 地质点数据输入对话框
(3) 输入分段路线数据。
(4) 在图上,直接用鼠标画要加入的线,按右键后,系统会自动弹出下列对话框(图7-21) 。用户可输入路线分段描述数据。
图7-21 分段路线数据录入对话框
(5) 输入点和点间界线数据。在图上,直接用鼠标画要加入的线,按右键后,系统会自动弹出下列对话框 (图7-22) 。用户可输入界线描述数据。
图7-22 地质界线点和点间界线数据录入对话框
图7-23 高斯坐标输入对话框
(7) 用键盘输入坐标定位地质点位置
软件还具有 PRB 数据整理; PRB 数据空间分布质量评价等。
直接从 PRB 工程菜单中可打开实际材料图(图7-24) 。
图7-24 打开实际材料
谢图7-16 打开野外路线工程文件谢你!但是我按上面的方法做了,在点投影变换时出现纬度转换失败!是一般是先选中后保存哦~~貌似你可以先建一个相应的文件(点线面),然后把你选中的要保存的部分保存在相应的文件中。好像是在“其他”里边有保存功能。不是我的那个步骤设置错了!!在用户投影参数和结果投影参数里投影区内任意点的纬度DMS是不是应该设定一个值,我现在设置的是0。问题是不是出在这里吗?请高手指教!!!
MapGIS 6.7 中在输入编辑模块的设置菜单 -> 参数设置,勾选“使用十字大(2)加密点:为进一步控制地质界线和构造形态的变化,在满足基本点密度要求的前提下,在基本点之间沿地质界线加密布置的观察点。加密点只作简要的文字记录。光标”。
MapGIS K9 中在地图编辑器的设置菜单 -> 视窗选项,勾选“显示十字光标”。
你好,MapGIS目前有较多2)选择【当前投影参数】,按照如下配置(实际上就是标准图框的参数):选择【目的投影参数】,如图7-11,图7-12。版本,对于MapGIS 6.7(目前使用较广泛)来说,可以采用“Ctrl+右键”的方式结束编辑并闭合,对于MapGIS K9(目前平台版本)来说,可以采用“Ctrl+右键”、“Z键”方式结束编辑并闭合,也可以采用“F键”只闭合,而不终止输入线的状态,即闭合后仍可继续输入线。
画到一个点之后,按住CTRL,同时单击右键,它就会自动与个点闭合了。
点住ctrl键 再点击鼠标右键就行了
按住CTRL键点右键 ok图7-13 设计路线菜单进入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