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内容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好词好句 > 正文

古诗词赋得古原草送别教案

好词好句
日期·2025-05-05 10:19

赋得古原草送别描写词语?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赋得:借古人诗句或成语命题作诗。诗题前一般都冠以“赋得”二字。这是古代人学习作诗或文人聚会分题作诗或科举考试时命题作诗的一种方式,称为"赋得体"。离离:青草茂盛的样子。一岁一枯荣:枯,枯萎。荣,茂盛。野草每年都会茂盛一次,枯萎一次。远芳侵古道:芳,指野草那浓郁的香气。远芳:草香远播。侵,侵占,长满。远处芬芳的野草一直长到古老的驿道上。晴翠:草原明丽翠绿。王孙:本指贵族后代,此指远方的友人。萋萋:形容草木长得茂盛的样子

古诗词赋得古原草送别教案古诗词赋得古原草送别教案


古诗词赋得古原草送别教案


古诗词赋得古原草送别教案


古诗词赋得古原草送别教案


春意盎然、春风雨露、寸草春晖。

离离(青草茂盛的样子),萋萋(形容草木长得茂盛的样子)

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

赋得古原草送别是诗人几岁写的?

16岁写的

《赋得古原草送别》

作者: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这首诗作于贞元三(787)年,是作者16岁应考时的习作。

赋得古原草送别借用古人典故?

借用了楚辞典故的诗句是“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这句话借用了,“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出自《楚辞·招隐士》。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这首诗的意思是什么?

《赋得古原草送别》整首诗译文如下:

原野上长满茂盛的青草,年年岁岁枯萎了又苍翠。

原野上的大火无法烧尽,春风一吹它又生机勃发。

芳草的馨香弥漫着古道,阳光照耀下碧绿连荒城。

又送游子远行踏上古道,满怀离情望着萋萋芳草。

《赋得古原草送别》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作,通过对古原上野草的描绘,抒发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情。

作者并非为写“古原”而写古原,而是安排一个送别的典型环境:大地春回,芳草芊芊的古原景象如此迷人,而送别在这样的背景上发生,多么令人惆怅,同时又是多么富于诗意。

看见萋萋芳草而增加了送别的愁情,似乎每一片草叶都饱含别情,以此点明“送别”,结清题意,关乎全篇,“古原”、“草”、“送别”打成一片,意境浑然天成。

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的赋是什么?

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它讲究文采,韵律,兼具诗歌和散文性质。是以“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为手段,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以“颂美”和“讽喻”为目的的一种有韵文体。它多用铺陈叙事的手法,赋必须押韵,这是赋区别于其他文体的一个主要特征。

赋得古原草送别是送别的吗?

是送别的。这是一首应考习作,相传白居易十六岁时作。按科举考试规定,凡指定的试题,题目前须加“赋得”二字,作法与咏物诗相类似。《赋得古原草送别》即是通过对古原上野草的描绘,抒发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情。

赋得古原的后4句?

后四句为:

远芳侵古道, 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 萋萋满别情

通过对古原上野草的描绘,抒发诗人送别友人时的依依不舍之情。

赋得古原草送别是唐朝白居易的诗。后4句是: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版权声明:图片、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 如有侵权联系836084111@qq.com 删除